OAM Global:一场披着“智能金融”外衣的高危游戏

外汇交易商查询 2025-07-21 17:39:10 4

在算法交易与数字货币热潮中,智能金融一家名为OAM Global的外衣危游平台以“全球资产配置专家”的姿态高调登场。
官网资料显示,智能金融这家自称成立于2017年的外衣危游“综合投资平台”,左手打着“AI算法”“私募基金”的智能金融科技旗号,右手牵着“年化收益54%”的外衣危游工商银行外汇牌价暴利诱惑,甚至拉上多家香港上市公司为其站台。智能金融


然而,外衣危游细究其背景——从母公司Opix Technology(辰德外汇)的智能金融“资金盘”前科,到合作方的外衣危游“仙股”身份,再到官网刻意隐去监管信息、智能金融团队踪迹和资金流向,外衣危游种种矛盾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智能金融网:表面是“智能金融革新者”的华丽叙事,内里却处处指向一场危险的外衣危游资本游戏。


当“高科技”与“高收益”成为障眼法,智能金融国家外汇申报平台入口当“上市公司合作”沦为信用包装的工具,OAM Global的光环之下,究竟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?

一、监管迷雾:伪造“合规人设”的经典套路

“香港证监会牌照”的文字陷阱

OAM Global在官网醒目位置宣称“提供安全、完全受监管的平台,遵守香港证监会牌照”,这一表述存在双重欺诈性:

  • 偷换主体:经查询,香港证监会(SFC)的持牌机构名单中并无OAM Global或其运营实体OAM Global Ltd,唯一与SFC相关的只有其“合作伙伴”Koala Securities Limited(香港上市编号:8226)。平台刻意模糊“自身持牌”与“合作方持牌”的界限,让投资者误以为其业务受SFC监管。
  • 牌照权限错位:Koala Securities Limited虽持有SFC牌照(中央编号:BGU244),但其牌照类型为证券交易(第1类),仅允许从事股票、债券等证券经纪业务,无权为外汇、数字货币或基金产品提供监管背书。OAM Global将自身业务与持牌机构的有限权限捆绑,属于典型的“监管套用”。

“合规联盟”的虚假构建

OAM Global试图通过多重“合规角色”编织可信度网络,但每个环节均存在致命漏洞:

  • Grand Koala SPC基金:自称由Koala Securities担任投资顾问,但该基金未在任何司法管辖区注册公示,且未纳入SFC认可的基金名单。
  • 中信证券基金服务:仅提供后台运营支持(如估值、报告),与OAM Global的前台业务合规性无关,更不承担资金安全责任。
  • Denton律所“法律指导”:律所的角色仅限于合同审查等基础服务,绝非对平台合法性的认证。

监管真空的实质后果

由于OAM Global自身无任何金融牌照,其资金池完全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:

  • 投资者资金零保护:无法适用SFC的投资者赔偿基金(最高50万港元保障);
  • 投诉无门:一旦发生纠纷,投资者无法向SFC或任何监管机构申诉;
  • 资金流向成谜:未披露银行托管账户信息,资金可能直接进入离岸空壳公司。

二、关联骗局:从“母体”到“盟友”的全链条风险

Opix Technology的“资金盘基因”

OAM Global自称是Opix Technology(辰德外汇)的部门,而后者已被多次曝光为“资金盘”骗局。两者的业务模式高度同质化:

  • 话术复制:均主打“算法交易”“托管跟单”“低风险高收益”;
  • 运营隐匿:未公布实际办公地址、核心团队及审计报告;
  • 用户断链:Opix Technology曾多次被曝出金延迟、账户冻结问题,OAM Global极可能继承其风险路径。

上市公司“仙股联盟”的资本游戏

OAM Global的合作方均呈现“三低特征”——低股价(<1港元)、低市值、离岸注册(开曼群岛),构成典型的“壳公司矩阵”:

  • 智慧城市发展控股(HKEX: 8268):原为建筑公司,无任何金融业务经验,却突然宣布与OAM Global合作开发“AI计算实验室”。其公告内容空洞,无具体技术路线或资金投入计划,疑似配合股价炒作。
  • Koala Securities(HKEX: 8226):虽持有SFC牌照,但作为低价股公司,其股价长期低于0.1港元,市值不足1亿港元,存在“壳资源”嫌疑。更关键的是,其官网未发布任何与OAM Global的合作公告,双方关系真实性存疑。
  • Grand Koala SPC:由OAM Global实际控制却未披露注册信息,与Koala Securities的“合作”实为左右手互倒,目的是虚构业务闭环。

人物身份的“影子化”

  • 黄家俊身份谜团:OAM Global宣称Koala Securities CEO黄家俊出席其论坛,但公开资料显示,Koala Securities董事会名单中并无此人,疑似伪造高管背书。
  • 团队信息真空:官网仅提及两名员工(Raymond Wong和Derrick),且无领英等职业背景验证,团队真实性存疑。

三、资金盘内核:庞氏结构的六大铁证

收益逻辑的数学悖论

官网承诺年化收益20%-54%,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约10%,巴菲特年化收益约20%。OAM Global的“超额收益”若真实存在,足以颠覆全球资管行业规则,但其未公布任何底层资产、交易记录或第三方审计报告。

用户增长的传销化特征

  • 社区裂变:宣称“2年吸引2万社区成员”,但官网月访问量不足100次,用户评价为零,符合“拉人头返佣”的传销模型;
  • 层级激励:虽未公开具体制度,但“社区跟单”模式通常伴随下线提成设计。

资金池的不可验证性

  • AUM数据造假:2023年5000万美元、2024年2.1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若属实,应产生数百万美元管理费收入,但平台未展示财务报表,且合作方均为低价股公司,无资金托管能力;
  • 信托基金骗局:所谓“Grand Koala SPC信托基金”未公布认购协议、净值报告或赎回机制,实为资金归集工具。

技术包装的皇帝新衣

  • 算法黑箱:未公开AI交易策略的历史回测数据、实盘表现或风控逻辑,仅用“大数据”“机器学习”等术语粉饰;
  • 虚假里程碑:从2017年“服务金融机构”到2022年“开放零售业务”,无一真实客户案例或合作伙伴佐证。

四、风险总览:OAM Global的关键风险点

  1. 监管欺诈:冒用SFC牌照名义,实质为无牌经营;
  2. 资金失控:无第三方托管,资金可能流向离岸空壳;
  3. 关联风险:母公司与合作方均涉资金盘或壳公司操作;
  4. 收益骗局:庞氏结构支撑的高收益承诺必然崩盘;
  5. 信息造假:团队、合作伙伴、监管资质全面虚构;
  6. 技术谎言:算法交易无实质,依赖营销话术掩盖空洞。

结语:当“合规”成为最大的骗局

OAM Global的剧本并不新鲜——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“壳资源”镀金、盗用持牌机构名义伪造合规性、用AI等热词包装资金盘本质。但其特殊之处在于,将监管套利玩到了极致:一边用SFC的权威背书迷惑投资者,另一边通过离岸架构彻底规避监管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只需追问一个核心问题:如果OAM Global真如其所言“安全合规”,为何不敢公布牌照编号、办公地址或审计报告?答案显而易见: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“合规cosplay”,而幕后的操盘手早已为金蝉脱壳铺好后路。

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
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,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、财务状况或需要。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。据此投资,责任自负。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forextrustindex.com/html/97b16599737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12月19日市场焦点新闻

《繁花》:一部电视剧的金融启示录

索尼股价惨跌!盈利担忧,游戏、传感器将何去何从?

Trustar震撼动作:麦当劳(中国)股权市场迎来巨额延续基金计划

前负责人存在广泛的性骚扰和其他不当行为,戈德史密斯·罗梅罗将担任FDIC主席

马云超越软银成阿里巴巴最大股东

交易会员(Trading Member)是什么?如何成为交易会员?

交易会员(Trading Member)是什么?如何成为交易会员?

友情链接

客服(telegram):@fxscamcom